金融“五篇大文章”迎頂層設計
來源:北京商報
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迎來了頂層設計。3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推動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提出相關意見。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融資可得性和金融產品服務供需適配度持續提升,相關金融管理和配套製度機製進一步健全。科技金融體係與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目標需求更相適應。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質效進一步提升。普惠金融體係持續完善。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更加豐富。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取得積極進展,數字化金融監管能力有效提升。

鼓勵增加小微企業首貸信用貸
在金融機構層麵,《指導意見》提出,構建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係。各類金融機構立足職能定位,為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提供融資支持。國有商業銀行全麵加大對金融“五篇大文章”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當好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中小銀行選擇金融“五篇大文章”中與自身定位和能力相契合的領域,提供專業化精細化金融服務。保險機構加強對金融“五篇大文章”重點領域的保險保障和投融資支持。證券、期貨、基金、私募股權投資、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機構圍繞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轉型,有效提升投資能力,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健全運行高效的組織管理體係。鼓勵金融機構把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納入經營發展戰略,建立“一把手”負責和部門協調推進機製,持續加強資源投入和人才建設。推動金融機構建立上下高效聯動、前中後台協同的業務管理機製,針對各領域特點完善盡職免責製度。鼓勵規範建設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等領域專業化組織架構體係。引導金融機構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激勵機製,突出金融功能性,履行社會責任。
在產品服務領域,《指導意見》提出,完善高度適配的產品服務體係。規範發展“貸款+外部直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優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服務,豐富科技保險產品,探索完善多樣化的科技金融服務模式。穩妥發展碳排放權、排汙權等資源環境要素擔保貸款,基於碳足跡信息豐富相關金融產品服務,以美麗中國先行區為重點探索區域性生態環保項目金融支持模式,豐富綠色期貨品種。鼓勵增加小微企業首貸、信用貸,推廣主動授信、隨借隨還貸款模式,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探索拓寬生物性資產、養殖設施等抵質押資產範圍,支持發展特色保險。加強養老金融產品創新。
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
在風險管理方麵,《指導意見》提出,建立科學有效的風險管理體係。指導金融機構健全風險管理製度,豐富風險識別、評估和監測工具。構建符合科創領域特點的風險評價模型。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的金融風險管理,強化綠色金融數據治理,防範“洗綠”“漂綠”風險。健全普惠金融風險管理機製,提高風險定價能力,推動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加強養老資金安全防範和投資風險管理,提升資產負債管理水平。加強數據安全、網絡安全、信息科技外包、算法模型、新技術運用等風險管理,推進金融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信息技術創新應用。
在跨境資金管理方麵,《指導意見》提出,加大外匯業務和跨境人民幣業務便利化政策和服務供給。支持金融機構為更多中小企業和貿易新業態提供優質貿易便利化服務,鼓勵省級跨境人民幣業務自律機製間共享優質企業名單。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向我國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有序聚集。便利綠色項目跨境融資,穩步擴大跨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外匯管理政策試點範圍。推動銀行健全匯率風險管理服務長效機製,豐富完善跨境金融服務平台應用場景。鼓勵金融機構持續優化全球網絡布局和服務模式,助力中小企業出海拓展業務。
建設“創新積分”數據庫
在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方麵,《指導意見》提出,加強金融“五篇大文章”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完善知識產權評估和交易流轉市場,建設“創新積分”數據庫,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台、全國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台作用。推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溫室氣體自願減排市場發展,健全環境權益統一確權登記和交易體係。健全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網絡,加快建設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創業投資與創新創業項目對接平台,探索依法擴大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係統應用範圍。推動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規範發展,持續優化金融基礎服務適老建設。持續加強數字人民幣服務體係和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為金融“五篇大文章”場景應用賦能。強化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服務金融“五篇大文章”功能,探索發展相關行業特色企業征信機構。
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出,穩妥有序推進金融“五篇大文章”相關改革試點。深入推進現有科創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改革試驗區建設,重點做好經驗複製推廣。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